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60课: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3-03-27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提到孔子,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的老夫子形象。而孟子,在笔者脑海里却难以形成清晰的形象,这可能和“孟母三迁”故事里调皮的孩童印象影响了成年后的他作为儒者思想家的形象,也或者和其思想的丰富性及言论的刚猛性有关,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刻下了惊天动地的篇章。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教育下成长,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曾教授过他,因而和孔子有着直接的学缘。学成以后,他以士的身份在各诸侯国游说,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等,推行自己的学说。晚年,他回到故居讲学,和学生一起,把自己的言论编为《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仁政”得到集中体现,这也是孟子廉政思想的核心。他发展了孔子“仁”的观念,提倡“制民之产”“制民恒产”,让百姓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住宅,其他如轻徭役、薄赋敛、减刑罚等思想也具有积极意义。

“民本”是孟子廉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能否“得民”关键在于能否得民心。他反对兼并战争,因为这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他把人心向背看成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孟子还提出了一套人格修养理论。其中“寡欲”,坚持“良心”,不为外物所引诱,目的虽好,但是唯心主义成分较多。另外他提出遇事“反求诸己”,时刻省察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认真克服,这是提升自己境界的很好修养方法。最独特的是他提出善于养“浩然之气”,要求官吏通过自我修养净化心灵,养成拒腐蚀永不沾的君子人格,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浩然正气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成为君子之大德。

孟子对于廉洁的认识也非常清醒,廉洁并不是谈钱色变,也不是生活越俭朴越好,人越清贫穷酸越好。孟子认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说的是不要把廉洁做过了头,“当受不受”,拒绝合法合理收入则是“虚伪”,有沽名钓誉之嫌了,明末的士人以穷为荣竞相卖惨的风气,似乎就有把廉洁做过头的倾向,形成不正常的风气,在这方面孟老夫子早就深入观察和思考过。

孟子的思想里看起来有很多唯心主义的东西,但是他也有唯物主义的认识,比如提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的观点,强调对老百姓的要求不能拔高到“士”的层次,对老百姓来说“有恒产者才能有恒心”,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提出庶民的首要问题不是思想教育问题,而是保证其产业和生活温饱,使其道德观念有物质和生活的基础,这和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士”,即如今的党员干部来说,要求要高一点,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廉政上,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达到“不敢腐”的标准,而是应该主动做到“不想腐”。

王子曰:孟子最为珍贵的思想是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身份和价值的等级制,深刻地反映在社会现实也印刻于精神层面,而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人民作为整体价值高于社稷更高于国君,这在后世皇帝听来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话语,必然会触怒那些自认为是天选之人的皇帝逆鳞,朱元璋时在修编《孟子节文》中要删去这句话,这就并不奇怪了,直到明末才有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到今天人民民主已经深入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