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52课:胡富和胡氏宗祠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3-01-3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在安徽绩溪龙川坐落着著名的胡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还建有胡富纪念馆,纪念明代胡氏宗族中出类拔萃的著名人物胡富,他在为官生涯中体现出修身、戒贪、崇廉、恤民的精神,成为胡氏宗族的珍贵精神遗产。

胡富(1454­—1522),字永年,号龙峰,绩溪龙川人。据传说他七岁能诗,13岁中秀才,被时人誉为神童。明成化七年(1471)27岁高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34岁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掌管案件审理。他每收到各地上报来的案件,都认真审理,从不放过一点可疑之处。尤其是死刑案件,决不独自擅断,都要与同僚反复讨论、推敲,疑点多的,路途再远,他也要亲往案发地方和现场查实。任职十年间纠正了许多冤狱,政声卓著才累升至寺正。

弘治年间,他在任福建佥事时,福宁一地积压囚犯达200余人,胡富到任后,迅速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审案清正,断案明快,致使“囹圄顿空”。当地百姓十分感激他,编出“滩头水”民谣,称他“天高地厚胡恩公,千年再世一包拯”。

后来他先后升任湖广按察司廉使、陕西左、右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升任顺天府尹,离开原就任地时,百姓感念他的政绩,“老幼塞街挽留,马不能前自辰(时)至未(时),方行出城,有送至半途者,有送至临潼者,大哭而回”,这可不是他雇群众演员在演戏,而是当地百姓发自内心真实挽留之情的外露。

胡富就任顺天府尹时,大宦官刘瑾气势正焰,胡富敢于不畏其权势而执法。他升任南京大理寺卿后,因执意揭发刘瑾受贿和支持豪强势力夺取民田而得罪刘瑾。到任户部右侍郎时,刘瑾以“勘事迟缓,勒致仕”,勒令胡富退休。好在不久后刘瑾被诛,胡富被强令致仕的错案随之纠正,不但复职起用,还于正德七年(1512)升任为户部尚书。担任户部尚书后,他积极疏通京都粮食通道,整顿空虚粮仓。在位三年后,把原来仅够一年之储的粮仓积蓄出六年的储备。任期内,还上疏陈述弊政十余条,却不被采纳,不禁心灰意冷,加之已值古稀之年,遂上疏要求退休回故里。然而明武宗却以“素履清慎,多效贤劳,宜照旧办事,不允所辞。”胡富接连七次上疏,自责“居大位而不能举职,是误国也”,直到第二年才获准。回家闲居七年后,嘉靖元年(1522)去世,著有《龙峰文集》。朝廷为表彰他,赠太子少保,谥康惠,赐以御葬。

王子曰:绩溪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胡主席的祖居地,这里有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制墨大师胡开文和清末红顶商人胡光镛(雪岩)的族祠,绩溪也是近代学者胡适的家乡。胡氏宗祠属于保存比较完好的宗祠,发挥着引导修德,正人正已的作用。绩溪胡氏古宗祠文化里,有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都是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等,大都是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可以说,宗祠也是古代落实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并不全是封建道德的束缚之地。从其所提倡的道德内容看,除去糟粕后,留下来的还有很多是在今天仍值得传承、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保护好古代留下来的宗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会长久地发挥其正面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