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47课:“柳城乡贤”梁雍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2-12-1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历任广通、宜城、耒阳令,皆有政声”,几十载间辗转三地任知县,他的勤勉和成绩,老百姓看在眼里,故而在宜城任满后,被赠“宜城名宦”美称。晚年赋闲,在大灾之年,能倾自己家资买粮赈灾,在大疫之年,又研制药物治病救人,历史上的”乡贤“应该就是他这样的吧,他就是明代被百姓请祀乡贤祠的梁雍。

梁雍,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广西柳城县由北方来此的梁姓大户人家,家道殷实,自小聪颖异常,很早就立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愿。

1582年(明万历十年),梁雍赴桂林参加广西布政司壬午科乡试并名列前茅高中举人。这在《柳州府志》中有记载:“梁雍,柳城人,领万历壬午乡荐。”后来被选中出任广通县令。

广通是古县名,在现在的云南省楚雄州东部禄丰县境内。梁雍到任后,尊重当地各民族民风民俗,受到百姓欢迎,很快使广通县成为善治之区,广通任满后他又被调任宜城知县。

宜城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县,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北。秦时始置鄢县,北魏时改为宜城郡,唐时又改宜城县。梁雍到任后同样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严格执行“一条鞭法”,很快宜城县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梁雍任满离开时,百姓依依不舍,立庙祭祀他,把他尊为“宜城名宦”。

后来,朝廷将梁雍调湖南耒阳任县令,当时他已近60岁,但一如既往,不忘本心,坚持操守,深得耒阳人的爱戴和尊敬。耒阳县令任满后,梁雍“乞休归”,回归故乡柳城,想过上颐养天年的生活。

回到家乡的梁雍并没放下忧国忧民之心,据记载他“乞休归,值戊午岁饥,雍悉出家赀籴粟赈济”。戊午年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那年广西发生大饥荒,据说全境饿殍遍野!梁雍拿出自家全部资财,买来粮食赈济饥民,尽己之力帮助灾民。不久后,柳城又出现瘟疫传染,《广西通志》记载“戊年遇饥荒,疠疫流行,梁雍即制作药物,分给各家各户,救活无数民众。“他自办的药坊制药“遍历病者之家给之,全活者甚众”,他救活了柳城很多人,成了疫病时期的“活菩萨”。他退休后的善行,深深地感动了柳城人民,柳城百姓请祀“乡贤祠”来表彰他的功德。

王子曰: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中,早就注重乡贤的作用,以其填补“皇权不下县”的欠缺,现在看来,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古代乡贤首先是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担当,如当地退休的官员、饱读诗书的儒生、乐于为善的富绅,都可以充当乡贤,承担“职责”劝耕劝读劝善劝廉,遇乡间矛盾发生时能出声调节定分止争,遭灾害之年能出面组织抗灾救灾,逢兵乱之际能出头组织民众自保自救,这大概是乡贤应该发挥的作用吧。现在提倡创新乡贤文化,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进行现代性改造,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社区,退休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和身边好人以及当地成功企业家,都可以组织起来发挥类似乡贤的作用,自觉提升基层自治的能力和水平,这对于推进基层和谐稳定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都是大有益处的。